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论坛
索取号:G0030306004-2023-0001 来源:双创教指委 作者:双创教指委秘书处  发表时间:2023-10-25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近日面向全国高校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发展、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创新系列培训与论坛。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联合指导了本次论坛。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副秘书长许涛主持了系列培训和论坛活动。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斌教授致辞。他表示,举办此次论坛是教指委贯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要求,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数字化资源、开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任课教师培训、细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重要任务。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个第一”赋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希望高校教师深入学习二十大会议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迎来新发展、构建新格局、呈现新面貌。
1
      教指委委员、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竹筠研究员,教指委委员、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马广水教授应邀作主旨报告。部分委员在线出席了本次论坛并提出了“思创融合”相关意见和建议。
      来自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内蒙古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上海市公益创业基地、子谦国际创业教育学院等高校和社会机构的8位专家学者围绕“思创融合”主题做了精彩报告。
      教指委委员、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马广水教授以《新发展阶段培育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要务》为题,指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训课外活动、行业认知的融合程度要进一步加强,避免重“术”轻“道”现象的出现。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方面,马书记从中华传统商业文化和国家情怀的高度指出新发展阶段“思创融合”的最佳路径是聚焦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激发学生自我超越,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2
      教指委委员、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竹筠研究员以《行业职业院校“思创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介绍了当前我国行业职业院校的特点:规模大、学制短、生源多元化、科研及技术研发能力弱、学困生比例大等。对此,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构建“思创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紧抓“三教改革”,培养思创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思创融合”能力;打通课堂与实践教学平台,实现赛教融合促进“思创融合”,从而办人民满意的高质量高等教育,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
3
      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双创服务部部长姚栋华以《“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创”融合的实践研究》为题目,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介绍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的实践活动。在学生层面,姚栋华介绍了上海高校通过用好、用活上海红色资源,并结合上海城市发展特点而举办的相关赛事,从而推动“思专创融合”和竞赛实践融合。在教师层面,姚栋华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通过创办“领雁高飞计划”和“群雁齐飞计划”等双创教师培训班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最后,姚栋华提出要打造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纵横贯通的双创教育和服务体系,协同共助上海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4
      复旦大学机关党委副书记、创新创业学院双创课程教师黄芳副教授以《思创融合—讲好创新创业教育每一课》为题目,从思政元素与创业课程有机融合的视角,介绍了如何从三个层面讲好创新创业课:一是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激发学生想象力;二是教学内容突出互动,激发学生创造力;三是课程建设不断深入,打造创新思想源泉。
5
      四川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专职副院长吴迪副教授以《教育维度做足互赛金牌成色》为题,从知识掌握、能力养成和价值塑造三个维度介绍了如何通过创赛评价双创教育。她认为“思创融合”是价值塑造效果评价的有效路径。针对如何将教育维度更好地融入创赛,吴迪提出了教育维度的三重境界:很“牛”的效果、定量评价技术的成熟度和“入脑入心”。
6
      内蒙古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秦志宏教授以《思创融合的实践:筑梦虚拟创新空间与创新创业微生态建设》为题,以“互联网+”大赛为出发点,通过“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主力军”的总思路,介绍了其团队打造的“筑梦虚拟创新空间”在内蒙古大学双创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效。此外,秦志宏教授还通过对红旅赛道项目的逻辑梳理和项目复盘,总结提炼出“陪跑式”训练营——从课程体系、学生团队体系、虚拟空间建设体系等方面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微生态。
7
       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蒙志明副教授以《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建设与探索》为题,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2017-2022年)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建设成果,并展示了“思创融合”教学模式的特色:“12345”(1个核心,2个课堂,3个课程成绩,4个载体,5个教学环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持续迭代课程、持续优化教学方法、持续举办创新创业教学工作坊、持续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竞赛、持续赋能创新创业教育师资。
8
      上海市公益创业基地主任郭艳刚以《探索构建创新驱动、跨界融合的公益育人体系》为题,站在行业和社会角度,从基地概要、行业育人、探索实践、联合共创四个方面展开介绍。上海市共益创业基地以“人民城市、公益之城”为指导思想,打造认识共益、参与共益、从事共益、发展共益、持续共益的育人体系。在行业角度,通过就业创业见习、筑梦公益和公益创业大赛进行人才培养与储备。以多方面跨界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索实践,围绕周边高校学科优势和当地特色进行区域间联合,推动当地可持续发展。
9
      子谦国际创业教育学院院长朱燕空以《思政融入创业教育的认知与方法》为题,从思想方法、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四个要素理解“思政元素”,从创业素养和创业实践两个视角理解“创业教育”。并通过“花椒”和“盐”的隐喻介绍了如何进行思创融合——在思政教育上,让创业课有思政味;在创业教育上,让思政课有创业味,从而达到同向同行,立德树人。
10
      三个半小时的时间里,9位专家学者理论结合实践,以“思创融合”设计者和推动者的身份分享了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模式和措施,从而在更大程度上释放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力,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许涛教授在总结中指出,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推动协同育人,实现思创融合,是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和首要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来自全国高校的一千多名教师线上线下参与了本次论坛。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创新创业教育新动能”和“思创融合”系列论坛也得到同济大学MBA/EMBA中心、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中国银行等单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