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17年行政工作总结
索取号:G0030105002-2018-0003 来源:校办   发表时间:2018-03-28 

       2017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等各项工作,实现了学校的新发展:全面推进思政教育向专业课程课堂以及实践环节延伸,成为上海课程思政“整体试点校”,13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课程获得“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称号;成功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2个学科入选A类,其中4个学科获评A+。新当选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引进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学校科研事业收入达19.74亿元,同比增长37%。以校院两级管理新一轮改革试点、人事管理“三个标准”、预算管理与事业发展紧密关联、资产管理精细化为代表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持续推进。以110周年校庆为契机,举办“可持续发展与大学责任”大学校长论坛,20多个国家和地区40余所大学的校长、专家齐聚同济。

       一、 全力以赴迎接中央专项巡视,认真部署、扎实推进整改落实

       2017年3月2日至4月28日,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中央第十四巡视组对同济大学党委进行了专项巡视。学校高度重视巡视工作,在政治高度上突出党的领导,在政治要求上抓住党的建设,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学校党委切实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巡视意见反馈后,学校即刻开展整改工作,研究制定了《同济大学党委巡视整改方案》,明确了三大方面,25项整改任务,细化了110项整改措施,逐条落实整改任务,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见成效。学校把巡视整改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机遇,把抓好巡视整改与学校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截至2017年12月31日,完成了 103项整改措施,新制定和修订相关制度50余项,学校将继续深入推进相关工作,把巡视成果转化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推动力。

       二、 系统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广大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大力宣传、迅速兴起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学校制定了《中共同济大学委员会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系统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学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第一项议题固化为学习议题,由校领导班子成员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重点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努力将学习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学校先后通过大会学习、举办专题培训班、成立宣讲团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活动。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到自己分管的部门、联系的单位和支部,面向干部师生进行宣讲。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时纳入各门思政课教学内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工作。成立“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及实践研究院”,设置专项课题,完成立项工作,培育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成立“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发展指导委员会”。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建设,推行学科责任教授和课程责任教授制度。

       深入推进师生理论学习,构建领导领学、干部必学、教职工要学的理论学习机制。自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起,每周二下午不再排课,此时间段用于各单位集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立德树人教学研究讨论、党员活动等。

        三、 学科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成功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成功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对照“四个服务”要求,组织编制了《同济大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努力将“扎根中国大地”的内涵始终贯穿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全过程,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土木工程学科软科排名跃升全球第一,新增药理学与毒物学、生物与生化、社会科学总论3个领域进入ESI前1%。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顺利推进,土木工程学科在第一阶段绩效评估中获得“优秀”,新增IV类高峰学科环境与生态学。在2017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公示中,学校进入自主审核单位公示名单,政治学、信息与通讯工程、地质资源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进入新一级学科博士点公示名单。

       四、 坚持质量优先,促进内涵式发展,完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2017年,学校招收本科生4364名,各类研究生6305名,各类国际学生4601名。2017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9.03%,位列全国第三。

       完善一流人才培养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专业责任教授+课程责任教授”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变革教育组织模式。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坚持“三全育人”理念。进一步丰富“专业精英、社会栋梁”人才培养内涵,在继续强化同济专业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党政杰出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企业领袖人才”三类“社会栋梁”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以培养“德、康、能、知、美”的“五好”新青年为目标任务,以倡导“守时、守序、守信、守纪、守法”的“五守”新规范为行动纲领。

       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促进与完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建设。高度重视课堂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校领导听课制度。成立了教材建设委员会,对全校课程和教材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审定。牢牢把握思政理论课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推进品牌思政课建设,提升教学效果。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整体改革,实行课程责任教授制,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参与集体备课并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启动实施2017级新生“立德树人”专项示范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八大专项行动”。完善“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支队伍的职责,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结合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启动2018级培养方案修订,加强专业内涵优化与知识体系构建。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和标准,梳理知识点,凝炼专业特色,改造升级传统专业,梳理和完善课程设置内涵,构建本研贯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持续推进和深化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

       着力推动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的“大实践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创新创业和新工科交叉。创新创业学院2017年招收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创业实践学生68名、招收创新实验区学生28名。2017年,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现场推进会在学校召开,受教育部思政司委托,学校与《思想教育研究》杂志联合发起成立“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工作联盟”,并成为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入选“2017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入选团中央首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成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共识和《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联合声明》的首批挂牌“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之一。

       推进“校园健康工程”,推广“健康1小时”活动,弘扬体育文化,学校在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中第四次夺得“校长杯”。创新艺术教育模式,完善艺术教育体系,打造艺术类精品课程,编演《同舟共济》舞台剧,并通过艺术节、社团等形式着力打造高雅艺术教育平台。

       五、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工作

       推进“一部三院一中心”的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科研潜力和活力得到更大的激发和释放。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校四技项目经费达11.22亿元,专利/技术转让(含作价入股)金额达 1.4亿元,远超同期水平。推进落实院系和科技领军人才科研自主权,进一步改进科研管理办法,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有组织科研和原始创新研发。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达到531项,直接经费合计3.4亿元,项目数同比增长19.6%,经费总数增长38.8%,立项总数和经费总数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7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其中1项主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及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获省部级奖励(教育部)12项,其中一等奖3项(尚未正式公布)。获得省部级奖励(上海市)10项一等奖和1项国际合作奖(尚未正式公布)。构建一流科研平台,推进重点领域研发。推动“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项目建设。加快在干细胞、心血管疾病等4个领域建立首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积极落实“四个服务”要求,依托同济学科和学术优势,加快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工作。“一院、两库、一网”的同济智库体系已经形成,建设成果喜人。2017年,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累计向中办调研局上报咨政建言专报30余篇,部分得到领导人批示;《同济观点》上报专报67篇,其中2篇获最高领导人批示;在上海市决策咨询专报整体上报、录用情况方面位列上海市高校第二。

       发挥学校社会服务特色与优势,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整合政府和企业资源,探索建立浙江嘉兴全面创新发展综合示范区。推进在江苏靖江市建设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注册成立重庆、北京等地方研究院,与中国中车、中国交建、中国电建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深化与杨浦、嘉定等地方的合作关系。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师生待遇水平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

       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人才队伍的活力和实力,着力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紧密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人力资源需求,以德为先、分类管理、分类建设、分类评价,打造一支政治素质优良、层次结构优化、人员规模合理、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一流师资队伍。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抓好教师全过程教育与管理。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培育优良的教风与学风。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土木学院李国强教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创新用人机制,打造专职科研队伍。以学科和基地的重点发展方向为导向,按照科学和工程技术两个分类,促进专职队伍建设,制定《同济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同济大学博士后科研队伍建设方案》。双管齐下强化国际师资和引智工作走向系统化和规范化,聘请长期外籍专家155人(占专任教师的5.72%),聘请短期专家2300多人次,外籍青年博士后实现“零” 的突破。

       七、发挥学科优势,拓展深化合作,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优化国际化平台建设,提高国际合作水平。2017年,“国际足球学院”成立后,学校的国际平台学院已达11个。中德学院获“上海市示范性国际合作办学机构”称号。优化中德、中法等相关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与莱布尼茨大学合作举办汉诺威孔子学院。

       加强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促进国际科研合作。2017年,“同济大学——麻省理工上海城市科学实验室”“消化疾病诊疗中心与马歇尔院士工作室”“中国—澳大利亚功能分子与有序物质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

       积极落实《学校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规范国际学生管理。设立“同济大学国际博士生奖学金”,设立国际学生辅导员岗位,并纳入学校辅导员序列统一管理。

       八、 圆满完成110周年校庆纪念活动,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凝心聚力。

       通过“可持续发展与大学责任”大学校长论坛、校庆纪念大会、“同跑,济天下”全球校友公益跑等多种形式,在校内外营造欢乐的喜庆氛围,《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秉持济人济事济天下信念的同济大学——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长篇通讯,引起热烈反响。完成校史馆重新布局和110周年校史展的更新改版工作,得到师生、校友、社会的肯定和好评。学校以110周年校庆为契机,更好地总结办学经验,弘扬同济精神,展示历史成就,营造文化氛围,凝聚各方力量,助力未来发展。

       九、 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全面加强校务管理,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结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加快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组织《同济大学章程》修订工作,初步修订建议已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已按程序提交教代会讨论。

       按照“标准岗位要求、标准工作量和标准待遇”的要求,积极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考核与评聘改革,推动教职员工精细化分类管理,学校被教育部遴选为“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

       以“落实学院办学权力、提升学院治理能力、激发学院改革动力、挖掘学院发展潜力”为原则,落实学院行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院系绩效评价和考核。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实现学院实体化运作,交通学院的校院两级改革试点已于2017年全面启动。

       加大资源募集与统筹力度,实施“增收优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计划。提升学校预算与预算执行的管理理念,使其与学校事业发展真正紧密挂钩,以发挥其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为师生提供便利。启动对学校公用房、仪器设备等资源的摸底分析,为优化资源配置、全面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提供支撑。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及华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引入科技金融支持学校建立世界领先的装备技术平台,目前已与四个临床医学中心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着力解决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改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努力做好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后勤保障。分期分批推进热水进学生宿舍浴室工程。积极推进学校基础

设施建设工作,协调推进生命科学与创新创业大楼和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大楼等项目建设事宜。

       一年以来,学校取得的成绩让人鼓舞,更催人奋进。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十九大指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校也有体现。学科与专业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学科和专业的优势和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释放。专业培养方案不够灵活,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足;学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要不断完善;教师的教学、试验、研究条件还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现代大学管理体系还需不断健全;资源配置管理体系还没有很好建立;人事人才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还有待提高。科研工作还要进一步聚焦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开展更多有组织科研;社会服务的水平和能级还有待提升;师生的生活条件还需要不断改善,教师的收入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等。

       新时代的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不仅学生要全面发展,教师也要全面发展,所有同济人都要参与发展并共享发展成果。这就要求我们打破思维定式,着力推进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且改革的力度还要再大一些,步子还要再快一些,真正以新时代的新精神状态,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