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18年行政工作总结 |
索取号:G0030105002-2019-0002 来源:校办 发表时间:2019-03-29 |
2018年,同济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精神,遵循办学规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同济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制定的发展方略和建设目标,聚力人才培养,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下了重要基础。学校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 2018 年 QS 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位列全球第 291 名(中国大陆地区第10名),首次进入全球TOP300,实现了新的发展: 一、年度亮点工作 第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带领学校事业全面发展。2018 年7月8日至9日,同济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顺利召开,大会确立了学校新的发展愿景是: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会议科学谋划了近、中、远期发展目标,明确分三步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踏实奋进,规划了学校未来发展愿景。我校入选首批教育部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成为全国十所示范高校之一;一个基层党委入选为全国高校100个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两个支部入选为全国 1000 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校对口云南云龙县精准扶贫项目,入选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第二,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年12月17日,应勇市长在上海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办公室第八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依托同济大学建立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同时启动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 IV类高峰学科。中心的成立是上海市落实人工智能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标志着同济大学正式进入上海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序列。同时,教育部宣布中心进入教育部“珠峰计划”前沿科学中心筹建行列。2018年,由同济贡献了包括沉管隧道抗震安全、沉管预制件早期性能以及人工岛地基处理等众多核心关键技术的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服务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建设,作为第一所进入雄安的高校,我们率先成立了雄安未来城市研究院,实现智慧规划技术的集成示范,研究未来城市生态布局和产业功能。 第三,基础研究和基础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8 年12月21日,由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海底科学观测网获正式批复,成为“十三五”期间高校牵头的4个大科学设施项目之一。同时,“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获批成为教育部首批“珠峰计划”的7个项目之一。2018年,我校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数位居全国第八位,牵头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并列全国第三位。 第四,人才培养工作继续走在国内高校前列。正式实施本科生培养方案(2018版),同时设立汇聚了11个专业的新生院;入选全国十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获批成为首批20个博士点授权自主审核高校之一;2019年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位列大陆地区高校第八位;126 名毕业生被录取为选调生,同比增长48%;11名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成功实现“零”的突破。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立足新时代,着眼未来,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18年,继续优化生源选拔途径,进一步加强招生工作,共招收4450名本科生、6931名研究生。深入实施“阳光工程”,稳步推进“苗圃计划”,有效提升了生源质量,录取分数线在全国 23 个省份进入国内高校前 10 名(含);加强了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的选拔力度,全面推进申请考核制。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进一步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立体格局,不断增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的协同育人作用;将科学道德、诚信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中。 深入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落实学生教育“服务需求,提升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各项措施,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完成 2018 级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建立起“主修专业+辅修专业+学程/微专业”的进阶式培养模式,实现了培养方案的个性化;坚持和完善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以复合交叉、创新创业、国际化教学为牵引的宽口径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精品通识课程群建设,逐步提高通识课程质量,进一步丰富了高质量通识选修课程资源;瞄准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完成 2018 级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升级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为中期综合考核;7门课程入选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项教学成果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继续组织实施“同济大学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和“基础学科拔尖班”项目。改革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结构,成立同济大学新生院(筹),为学校全面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大类管理联动改革积累经验;启动智慧教室建设,探索启发式讨论式授课方法,促进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革命;提升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学术素养”和“职业素养”的综合素养,开设“同济高等讲堂”。充分发挥学校教材建设管理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规划和改革。加强双语、全英语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学校国际化。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科教结合和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增设了“智能建造”等7个新工科专业,研制“全周期、模块化”的新工科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新工科专业“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完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挥创新创业教育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创青春” 全国创业大赛获得1金1银4铜并实现公益赛道首金的好成绩。持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两个全国一等奖。推进“校园健康工程”,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一站式服务机制,完善美育体育的教育体系。 2.突出特色,鼓励交叉,深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对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充分认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及其原因,着力在补短板上下功夫。制定了《同济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2018-2023 年)》,明确了未来五年学科建设重点与新增学科规划,统筹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启动了一流大学建设中期评估工作。学校作为2018年教育部“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现场观摩点之一,组织“土木交通环类”“深海深空深地类”“建筑规划设计类”等三个主题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观摩交流,向近 30 所高校及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全方位展示了学校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获得一致好评。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高峰学科凸显,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2018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里,同济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科、艺术与设计学科均列世界第 18 名,结构与土木工程学科位列世界第31名,设计学科排名亚洲第一。土木工程学科软科排名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根据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整体布局和资源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引领学科专业发展方向。2018年学校自主审核申报增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增列4个博士点,自主调整增列3个硕士点、3 个交叉学科博士点。新增上海市高峰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I类高峰学科和“干细胞”IV类高峰学科;作为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建设内容,启动“智能科学与技术”IV类高峰学科建设。 以研究校区功能布局规划调整为契机,谋划医学与生命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规划。 3.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内培外引,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更加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严把思想政治关,进一步优化教职工招聘思想政治考核流程。建立教职工全员培训体系,提升教职工的理论与业务素质,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郑时龄院士获“上海市教育功臣”荣誉称号,李国强教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积极研究建立人才工作综合协调机制,赋予学院人才工作更大自主权,努力实现学院人才工作的权、责、利相统一。进一步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重点开展“四青” 人才计划专项行动。加强人才工作服务质量,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推动教职员工精细化分类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全方位机制化的人才发展通道。落实党务工作队伍职称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在优秀的管理工作者开展中级、初级职务评聘工作。开展教职工收入分配与薪酬制度改革,以绩效为导向,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增强教师获得感和幸福感。 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科研队伍。2018年,共录用专职科研人员88名,其中50%以上拥有海外留学背景,进一步优化了队伍结构。博士后队伍不断壮大,2018年博士后进站 204 名(其中外籍博士后 20 名),进站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27%。 4.强化科研战略谋划,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工作 完善科研工作全链条管理和评价体系,秉持“汇聚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任务、催生大成果”的工作思路,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瞄准原始创新,鼓励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有谋划有组织的科研。 不断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取得多项具有国际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如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成果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提供全新思路;实现全球首例人类自体肺干细胞移植再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承担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大型低速风洞的建筑设计任务,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建言献策。 深入实施*发展战略,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完成*资质换证复审和质量管理体系换版工作,*项目立项合同额首次突破1亿元。 文科建设取得新突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总计83项(其中重大项目4项),较上一年增加27.7%。文科科研项目合同金额首次超过1亿元。聚焦发挥学科优势,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学校成为中央网信办首批“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之一。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入选上海高校智库。德国研究中心撰写决策咨询报告近 30 篇,编写出版《德国发展报告(2018)》。 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新机制,进一步整合政府和企业资源。深化“三区联动”,持续推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2018 年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达到 415 亿元。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修订《同济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学科情报和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支撑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产业主动服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给学校的经济回报逐年提高。 科研成果取得佳绩,陈杰院士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学校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含参与);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18 项;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13 项(含参与);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8项。 5.扎实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加大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力度 继续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校史教育工作。举办纪念同济大学“一·二九”事件 70 周年系列活动,弘扬同济师生优良革命传统。举办陈从周诞辰百年系列纪念活动,激励全校师生更好地传承并弘扬先生的精神风范与学术思想。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同济大学 2018 年艺术节活动。获批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京昆)”和第四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运用新媒体手段,通过制作以同济师生为主人公的短视频等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博物馆、“闻学堂”等文化平台深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扎实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活动,在师生中选树师德师风优秀教师、优秀志愿者、“感动同济”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召开优秀大学生报告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贯彻“文化走出去”战略,对外文化交流显著增加。围绕海外校区、孔子学院文化建设,以戏曲、书画、剪纸、摄影、学生艺术等内容为载体,开展了丰富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展示了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学校的形象。 6.与国际、港澳台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与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国际化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与港澳台的交流机制更加长效化、项目更加常态化。全年我校共招收各类国际学生 4710 人,来自 155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学历学位生占总数的48%。 整合校内国际合作平台资源,不断理顺平台学院与专业学院的关系,加强平台的辐射作用。对德合作进一步加强,合作办学成果得到社会各界肯定。在 2018 年 7 月中德两国教育部长签署的联合意向性声明中特别提到:“在未来数年中继续在系统和规模上拓展中德学部及其组成机构的建设”。成功举办中德学院成立20周年、中德人文交流周等系列活动。 加强国际学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顺利通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第三方认证。在全国率先建设国际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将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进行一体化建设与管理,着力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高素质国际学生。 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多位教授新任国际学术组织重要职务。葛耀君教授当选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主席,成为历史上首位担任协会主席的中国学者。李国强教授当选比利时皇家科学与艺术学院外籍院士,薛松涛教授当选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伍江教授当选亚洲建筑师协会副主席,陈杰院士当选 IEEE Fellow。33 人入选 2018 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位列全国高校第8名。 7.推进校务管理精细化,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开展法治示范校建设,依法治校工作稳步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更加完善。编制同济大学内控制度手册,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通过对学校层面内控环境和重要经济活动环节进行风险评估,推动健全学校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审计、监察工作,确保学校事业稳步发展。 尊重办学规律,适时调整年度财务预算。及时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努力做好资金统筹。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做好准备。继续实施“增收优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计划,建设“房屋资产管理系统”,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和效能。 着力解决师生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初步建成四平路校区、嘉定校区综合服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大厅,不断优化师生办事流程。优化采购与招标流程,切实提高学校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效率。推进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建设,成为教育部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十家试点单位之一。 加强对师生的人文关怀,校园生活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完成嘉定校区东区校园环境改善及景观提升项目,完成 5 栋学生宿舍楼翻新改造,完成热水进宿舍工程等项目。四平路校区、嘉定校区、沪西校区分别荣获2015-2017年度“上海市花园单位”称号。开展安全生产各项专项整治,确保校园安全和稳定。 实施智慧校园工程,制定“智慧同济、智慧教育”规划纲要,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联席会议,加强信息化工作顶层设计。建设校务大数据辅助决策平台、院校研究数据中心,启动智慧图书馆建设。 全力推进学校基本建设。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生命科学与创新创业大楼、彰武路研究生公寓(三期)及创新创业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基地、嘉定校区工程教育及科创中心、嘉定校区学生活动中心等新建项目陆续开工。 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深化民主管理,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全力落实教职工民生服务保障,积极推进教职工人文修养提升。进一步凝聚巾帼力量,大力表彰优秀女性个人(集体)。完成中国科协组织的系列调查项目和 2018 年度教育部期刊年检工作。结合老龄工作特点,加强对老同志的服务,鼓舞老同志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我校离退休干部工作持续发展。推动校董会、基金会、校友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年以来,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在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行政工作取得的成绩让人鼓舞,催人奋进。但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对学科布局和校区功能定位的谋划还不够深入、不够长远;二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足以满足新科技革命的时代要求;三是学校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益还不够高效,资源配置模式尚需完善;四是激励机制尚需完善,以进一步充分发挥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全校师生必须秉承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慢、一环也不能松的精神,以目标为导向谋发展、以问题为导向促改革,全力推进 2019年的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2019年,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年,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扎根中国大地,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引领,以综合改革为抓手,主动顺应大学转型发展要求,依据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制定的发展方略,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希望全体同济人共同努力,阔步向前,凝心聚力,奔向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