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治安动态警示—防诈骗专刊 |
索取号:G0031401002-2020-0001 发表时间:2020-11-10 |
一、案情通报 今年9月开学以来,涉及我校师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已16起,共被骗损失10万余元,被骗人员中有新生10人,女生12人。主要诈骗手段为:冒充好友、冒充天猫客服办理业务、网购退款、非正规平台交易等。 二、典型案例 (一)冒充好友。某学生上课时收到一冒充其初中同学微博的私信,“老同学”以手机故障为由,委托其通过QQ联系一航空客服,帮助代为支付飞机票尾款5千元;并请该同学提供银行账号,发来一张银行转账5千元的截图(PS伪造图片)。该同学信以为真,遂帮助付款。后发现银行账户未收到所谓转账,电话联系其初中同学,发现被骗。 (二)冒充天猫客服办理“业务”。近期,诈骗分子冒充“天猫客服人员”打电话给学生,谎称因误操作为该同学办理了天猫会员,将会从该同学的账户中定期扣款,如想取消会员,则必须按照“客服”的指示至所谓的“银联身份验证账户”以“验证身份”。最终,该同学在所谓的“银行客服人员”的引导下,转账给诈骗分子。后该同学发现上当受骗。 (三)虚假中奖诈骗。近期,诈骗分子在微信、QQ发布购物满299就有资格抽奖,奖品有苹果手机、宝格丽项链,100%中奖的广告。某学生花598元购物两次,获得了两次抽奖机会,抽到的奖品分别是宝格丽项链和苹果手机。此时“客服”告诉他,寄奖品可以,但需要登记个人信息并支付1500元通关费和保证金,到货后可以退款。该同学觉得稳赚不赔并立即转账支付了这笔“通关费和保证金”。但是对方收款后立即失联,该同学遂发现被骗。 (四)冒充领导、老师等实施诈骗。近期,发生不法分子冒充领导、老师等诈骗案件,其作案手法为:诈骗分子将领导、老师等的照片设置为QQ、微信头像,再添加受害人为好友,通过嘘寒问暖、关心工作学习等骗取被害人信任,之后提出帮忙请求,以自己不方便转账为由,委托受害人代为转账至指定账户,并发给受害人一张已转账给受害人的转账截图(PS伪造图片),称钱款已给受害人了,实际则没有。 三、防骗提示 (一)凡接到所谓“领导”“老师”指令,特别涉及转账、汇款等事务,应立即电话或者当面核实。 (二)提高警惕,不要轻信QQ、微信、邮件、短信上的信息,更不要随意点击打开对方发过来的陌生链接。 (三)“冒充好友借钱”、“冒充航空公司客服或淘宝客服退款”、“交易游戏账号交保证金”、“兼职缴纳保证金”、“刷单兼职”、“抽奖、中奖”等诈骗案件高发,请牢记“天上不会掉馅儿饼”,小心防范。发现身边有疑似被诈骗的同事、同学请主动提醒、劝阻,协助报案。 (四)平时注意保密个人信息,不轻易向他人和客服透露个人信息,凡向你索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的一律不要提供。 (五)接到任何可疑电话,切勿盲目转账。请第一时间拨打保卫处总值班电话65982404、沪东高校派出所值班电话22027732或110报警,同时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联系方式等证据,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
同济大学保卫处 2020年9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