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学校概况
索取号:G0030105003-2012-0001   发表时间:2012-03-19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同济大学坚持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推进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发展举措,各方面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学校现有直属院(系)33个,附属医院6所。在职教职工6374人,其中专任教师326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826人、副教授11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12人、硕士学位的教师754人。全校各类学生总数72047人,其中研究生26645人、本专科生19469人、成教学生12380人、留学生3695人、网络学生9858人。当年招收普通本、专科生4520人,研究生7222人,其中硕士生6367人,博士生855人。

        一、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形成卓越人才培养这一主线

        1、土木工程学院成为全国首批17所试点学院之一。学校同时决定,将学科调整后新成立的设计与艺术学院、以及原土木工程学院测量系单独组建的测绘地理信息学院(筹)作为校级试点,参照土木工程试点学院相关政策开展试点改革。

        2、进一步强化国际化教育、实践教育“2大传统特色”,建立大学、中学和企业“3大联盟”,实行教学—科研—学科、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招生—培养—就业的“3线联动”,对招生、培养模式、专业、教学方式方法进行“4项重大改革”,开展师资队伍、学风与人文环境、教学软件、教学硬件、质量保障体系“5项基本建设”,实施卓越生源、卓越师资、卓越环境、卓越课程、卓越实践、卓越管理“6个专项行动”。

        3、由同济大学发起的卓越人才培养9校联盟成立一年多以来建立了研究生、教务、科技等众多职能部门的高层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招生改革、研究生互推、学生交流与联合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产学研合作、教育科技资源共享等诸多重要工作。

        二、人才培养

        1、调整本科招生办公室的组织架构,积极实施分类考试。2011年,卓越9校联盟首次实现自主招生联考,我校招收本科生4421人,理科生高分生源达到96%以上。

        2、强化直博生选拔,重视硕博连读工作,大幅度提高了博士生的生源质量,88%直博生、69%的硕博连读生毕业于“985”高校。

        3、与全国近百所重点高中签署了《同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学校协议书》,在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大学生学科竞赛中为中学生开辟专场,选派名师、校友到高中开设讲座和创新课程,启动“教授进中学”宣讲活动,开展“同济继承者实践活动”、高中生暑期夏令营等活动。

        4、进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本科专业达到17个,研究生专业达到18个。

        5、从2011级生命、海洋、物理学科新生中选拔31名学生,组成“拔尖人才基地班”,制订专门的教学计划和个性化培养方案,注重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能力培养,强化外语水平,营造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实施过程考核,邀请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知名科学家授课、研讨,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以启发科学兴趣,加强动手能力。

        6、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上,土木工程学院刘怡鹏同学的“新型顶部旋转建设设计及其抗震性能的研究”项目、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薛栋同学的“人力飞机的研制”项目,入选10个“我最喜爱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刘怡鹏同学的论文《高层建筑顶部旋转结构地震响应及隔震措施研究》,还获选成为10篇“最优秀论文”之一。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总分300分的历史最好成绩,再次捧得“优胜杯”。

        7、已立项建设23门公共基础课程和150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12间小班讨论型示范教室。开展“授课方式、训练方式、考试方式”综合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小班制等授课方式。

        8、启动双语教学团队、全英语课程及课程包建设,资助建设27个普通双语教学团队,12个高级双语教学团队,14个全英语课程包,以及55门全英语授课课程,共302门课程。

        9、5门课程列入“教育部-IBM专业综合改革项目”,7门课程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30门课程获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立项。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龚沛曾教授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土木工程学院朱合华教授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建夫教授被评为上海市教学名师。

        10、签订卓越人才合作培养协议单位89家,建立校企联合课程62门,聘请企业兼职师资163人,组织申报35个教育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个上海市产学研践习基地。组建303支实践团队奔赴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城市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50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实践作品获奖总数位列上海市各高校首位。

        11、8个一级博士点、13个一级硕士点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其中新设置的软件工程和设计学分别获批一级博士点和一级硕士点。学校成为首批25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之一,在“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环保”两领域招收培养工程博士。作为首批11所高校之一,获批开展城市规划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工作。设立车辆工程领域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并顺利通过全国工程硕士教指委的中期检查。

        12、启动“同济大学教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开发,该系统将采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互通的中英文操作界面,实现本科、研究生、留学生的教务一体化管理和全校教学资源的共享。

        13、附属医院招收住院医师223名,17名被评为优秀住院医师。

        14、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99%。2011年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同济分基金的资金规模为2300万元,立项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72个,其中65个注册成立公司入驻同济大学大学生创业园,注册资金3540.1万元。

        三、人才队伍建设

        1、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12名;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27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6名,上海市晨光计划5名,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5名,跟踪计划3名。认定和审定同济特聘教授10人,特别评聘高级职务2人。

        2、修订英才计划,把管理教辅岗位人员纳入资助范围,推进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加大本科生选留辅导员的选拔规模,实施派遣人员年薪制,重新恢复管理人员的高等教育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成立“同济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完成教学法培训、新进教师培训、研究生导师培训等工作,计划3年内完成全员培训。

        四、学科建设

        1、将原传播与艺术学院、原电影学院和音乐系,以及设计创意学院重新整合,编入新成立的设计与艺术学院。

        2、顺利完成“985工程”三期建设上海市40%配套经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6个重点建设项目方案申报。进一步规范“985工程”三期专项经费的预算执行和使用管理,制定《“985工程”三期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内控办法》和《“985工程”三期项目经费支出预算执行率的管理办法》,加强专项经费的管理和绩效考评。完成“985工程”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教育部评估工作。

        3、建立“同济大学学科发展监测分析系统”,开创了高校学科建设发展分析信息系统的先河。

        4、推进8个新增一级博士点的学科建设,开展28个一级博士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进展情况的调研和自评工作,为迎接教育部新一轮的学科评估与重点学科申报以及“211工程”三期的验收做好准备。

        5、继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4个学科领域之后,临床医学学科、物理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科领域于也相继进入了ESI,使进入ESI的学科领域达到7个。

        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1、2011年,进校科研经费10.18亿,其中纵向到款7.76亿。签订100万以上的横向项目课题43项,合同总额1.02亿元。863课题牵头启动10项,合同经费8000多万;科技支撑项目启动7项,合同经费3694万。2011年获批390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面上项目数和青年项目数全国排名上升为第11名,获批总经费达1.9亿多元。文科4个项目通过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审,总数达6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达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达21项,比去年同期增加23.5%。

        2、整合汽车、交通、电信、机械等学院的研发平台,联合紧密合作的13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先进地面交通创新战略联盟”。

        3、新成立了新奥—同济清洁能源、建筑与城乡规划、经济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人文社会科学4个高等研究院,加上之前成立的土木工程、转化医学、智能感知网、海洋、环境、基础科学、智能交通等7个专业高等研究院,学校的专业高等研究院已达11个。

        4、成立“上海同济技术转移服务有限公司”,构筑技术成果转移、人才服务和科研财务服务三个平台。依托“上海同济技术转移服务有限公司”和国际博士后计划,组织44个校内科研创新团队,合同聘用专职科研人员34名。

       5、建成转化医学中心8个,分布在我校6家附属医院和与长征、长海医院合作成立的“同济—长征”、“同济—长海”转化医学中心。

        6、继前年新增4位973首席科学家之后,2011年再添5位973首席。至此,由我校牵头承担的“973计划”项目累计已达15项。

        7、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全国信息类重点实验室第7名,心律失常分子遗传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个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验收。上海市地面交通工具空气动力与热环境模拟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立项建设。

        8、裴钢院士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持获得21项上海市奖,其中一等奖4项,参与获得23项上海市奖。全校授权专利382项,其中发明专利281 项。2010年SCIE收录1056篇、EI收录1680篇,同比增长显著。《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11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在71种理工科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中综合影响力排名第二。

        9、组织汽车、土木、环境、工程机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16个项目参加2011中国工博会,获得大会创新奖一项、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获得中国高校展区优秀组织奖和先进个人奖。

        10、与广西、天津开展全面战略合作,重点推进在863项目成果应用、新能源汽车、新药研制、生态环境保护、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合作;与山东济宁、湖南长沙和广东肇庆等地开展深入合作;与宁波、丽水、舟山、苏州、常州、常熟等长三角地区建立密切联系,开展生命科学、环境保护、土木工程和海洋环境等领域的合作。按照“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持续推动与杨浦区、嘉定区、普陀区的产学互动,与相关企业与科研院所签订多个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实验室和研发基地,共同打造校地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与浙江省交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打开了在科研、教育资源共享、干部挂职与培训等多领域的合作局面;与中源协和干细胞生物工程股份公司合作组建上海同泽和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高的干细胞库。

        六、对外合作与发展

        1、实施“3个600”学生交流计划,24个学院参与双学位培养。提出“强欧拓美、辐射亚太、联合国际组织”的工作方针,确定100所重点合作高校和若干所战略合作伙伴。先后开展“柏林工大日”、“达姆施达特工大日”、“意大利米兰理工同济日”等活动,裴钢校长获得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校长颁发的“Pro Societate”奖。实施落实与港澳台高校合作的“3个300” 计划,确定香港理工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和世新大学为重点合作伙伴,共签署了11项协议。在台湾逢甲大学设立同济大学联络办公室,为两岸高校首家。赴港台交流交换的学生人数达484人,创大陆高校之最。

        2、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分校开展联合招收国际博士后项目;与乔治亚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互派本科生与研究生进行学生交流及攻读硕士学位;与夏威夷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的硕士博士双学位项目准备就绪。

        3、“第二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于葡萄牙里斯本顺利举行,中欧双方共同签署《里斯本行动计划》;卓越9校联盟相继举办“中国上海-芬兰赫尔辛基‘创新国际快车移动课堂’”、“首届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首届卓越联盟9校三地夏令营”以及“‘创业驱动转型’2011中国大学生创业与就业高峰论坛”。

        4、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与职教学院联合成立中德学部,组织“德国周”系列活动。中法学院大力推进中法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项目。中意学院依托国家科技部和意大利创新署合作成立的“中意设计创新中心”落户我校,成功举办“同济-米兰理工设计管理大师班”。中芬中心顺利进行“同济-阿尔托设计工厂”的二期扩建。

        5、由我校牵头实施的中德合作清洁水创新研究项目被纳入首轮中德政府磋商内容。稳步推进与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联合招收国际博士后项目和中美清洁能源合作项目。与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同济大学—弗劳恩霍夫学院”。与拜耳集团合作创建“同济-拜耳生态建筑与材料研究院”,共同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6、2011年接收了来自160个国家共4862名留学生,比去年增加29%。其中,学位学历生1759名,比去年增长了8%。在全国率先启动与《留学中国计划》配套的《留学同济计划》。

        7、截至2011年11月底,共接待联合国副秘书长兼教科文组织执行主任等众多境外来宾460多批,4100多人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35次;签署或续签合作协议54份;聘请长期专家94人次,短期专家1400多人次;因公出国境团组1987批次,3996人次,其中教师1925人次,本科生922人次,硕士生815人次,博士生334人次,学生出访率达到23.41%(占当年招生数)的历史新高。

        8、新成立意大利校友会和珠海校友会,以及首个行业性、专业性的新型校友组织——投融资校友联谊会。同济大学校友会官方微博正式开通,并在天津召开校友大会。举行基金会理事会换届,通过《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投资与管理办法》,共签署各类捐赠协议96份,协议捐赠金额约1.18亿元,用于学校教学、科研、奖助、建设等共资助约4千万。新增电影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法学院、体育教学部、团委等5个学院(部门)基金,目前学校共有12个学院(部门)已设立了学院基金,基金总规模已达到 7051万元。完成同济大学董事会的换届工作,第二届董事会共有52名校董,其中43名国内(包括港澳台)校董、9名外籍校董。

        9、多举措深入推进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新疆大学、九江学院、宜宾学院各项工作,接收9位挂职干部、37位进修教师、60名联培本科生和11位定培博士生,同井冈山大学签订深入培养研究生导师协议,并在井冈山大学成功举办第二届“同济学术周”。我校被教育部评为对口支援典型经验集体,肖蕴诗等4位老师被评为突出贡献个人。

        七、文化建设

        1、我校首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校园网获得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称号。

        2、嘉定校区道路、楼宇、景观命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式命名了校区纵横两条主干道分别为“中央大道”、“同嘉大道”,校前区4幢楼宇分别为“同心楼”、“同德楼”、“济人楼”和“济事楼”,4幢楼宇之间的两个门洞景观为“承前”、“启后”,校前区广场为“嘉园广场”,校园内河道和湖面为“同舟河”与“济海”,教学楼跨中央大道的景观为“仰望星空”。

        3、共累计完成230余项志愿服务项目,4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城市年轮”历史遗产保护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唯一入选项目荣获第二届“青年影响社会”上海十大最具潜力公益项目奖。中国馆续展志愿服务获得“优秀组织奖”;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志愿服务获得“优秀组织奖”和“突出贡献奖”。

        八、节约型校园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建设

        1、年燃料开支234.4万元,同比下降约34.9%。为四平校区第一学生浴室加装10台污水源热泵热水器,这是上海高校装机容量最大的污水源热泵热水器,年节约燃料支出50万元以上。

        2、经首届欧洲“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选送,我校学生作品“太阳能竹屋”获得2011年欧洲可持续能源奖。我校学生自行设计建造的“阳光集装房”远赴华盛顿参加2011美国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作为唯一亚洲高校,与19所国际大学同场竞技。

        3、我校陈小龙常务副校长、谭洪卫教授分别受聘中美建筑节能联盟领导小组和管理委员会成员。承担中美合作项目“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适应性研究和示范”课题研究。

        4、由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江南大学等8所高校,以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共同发起组成的“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在我校宣告成立。  

        5、首开两门可持续发展课程——《低碳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和《低碳建筑与人居环境》。

        九、学校管理

        1、至2011年底基本完成全校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工作,累计发放金额超过13亿元。完成四平路校区教学南楼的改造,实现本科生4人一间宿舍。

        2、原上海市区最大立体公交停车场的巴士一汽,变身为同济科技园A楼,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入驻其中。与杨浦区共建的国际设计创意中心工程于2011年6月奠基;设计与艺术学院大楼一期创意工场项目在上海国际设计一场落成,并配套完成四平路过街地道。全国首家“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落户上海临港,同济大学海洋科技中心暨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临港基地建设项目开工

        3、共实现产业收入49.72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6%;上缴学校4493万元。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再获教育部表彰,已连续三年被评为A级(最高级)。